參加第二十七屆紐約馬拉松大賽見聞

黃雪芳

向自己挑戰

「在終點沒有獎金,也沒有獎品,只是為了向自己挑戰」∼花了四小時五十八分沿途帶著校友張文彥跑完紐約四大行政區,橫跨五座大橋,環繞著中央公園跑一大圈,終於抵達終點,為的只是證明我也能做到。

難忘的一天 

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三日清晨對紐約市民來說是一年一度大盛會,這一天的馬拉大賽使民眾整個沸騰起來,跑者所到之處全是歡呼加油之聲。上午十點四十五分是第三批選手出發,約有三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地一百多個國家的選手,由史泰登島邁開步伐,無論是專業馬拉松選手、一般跑者、坐著輪椅者、拄著拐杖者、半跑半走者、或由別人引導的視障者,憑著體力與毅力要跑完全程二十六點二英哩(即四十二公里又一九五公尺)。

一路上義工們熱情地在供水站為跑者遞送茶水、果汁、糖果、口香糖、糕餅、切片柳丁……等,以便隨時為跑者補充消耗的體力。各區有不同樂團為與會人士,奏出熱門的節奏、旋律來助陣,不同的族群也穿著不同的傳統服飾為紐約馬拉松賽點綴得五彩繽紛,熱鬧非凡。

大會雖然在起跑集合點和沿途設有壯觀的流動廁所,但跑者往往須得大排長龍等待,由於參賽者心理有壓力,腸胃亦變得緊張起來,所以賽前每個人都會跑去上廁所,有時還不止一次,許多迫不及待的男選手就一字排開,顧不得觀瞻就地解決起來了。

 當天寒風凜凜,氣溫在攝氏零度,許多選手在開賽前都穿著厚重的衣服禦寒,戴著毛線帽、手套,起跑後不久,就一件件地脫,並隨手拋向路邊,使得范拉沙諾窄橋上下兩層橋面堆滿來自全世界不同的衣物,形成難得一見的奇景。 

可敬的老人 

在引導校友張文彥賽跑時,會場有一位七十二歲的美國老先生,自願地要和我們一組,他是在前一天開了六小時的車子才到紐約的,為的是要當義工幫助殘障者,並且要突破他個人參加今年第十六次的馬拉松五小時的記錄,我深深地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希望將來能向他看齊,永遠保持體力與年輕,以及助人的熱忱。

熱心的義工 

在阿契利斯的活動區域,有二百二十位參加者,三分之一是阿契利斯選手,其餘的都是義工,來自各地的陪跑者比跑者人數多約兩倍,這是在我來到美國之前,想都想不到的,一般人總覺得美國人現實、功利主義、有消費者心態,結果事實正好相反;他們心胸開放,而且充滿善良。以我的觀察:美國人可能不知道他們是多麼大方,有這麼多的義工做這麼多公眾的事,為他人付出的時間和服務是多麼慷慨!尤其是阿契利斯俱樂部的義工為紐約市馬拉松陪跑,卻不拿一毛錢,自願服務的觀念及熱忱,值得國人效法與學習。

阿契利斯俱樂部 

阿契利斯是荷馬史詩,伊理亞德中驍勇善戰的英雄,他全身刀槍不入,只有足裸是他的致命傷。正如每位殘障者都有其殘缺的一面。狄克、朝姆博士是阿契利斯俱樂部的創辦人,他是在中年以後一場車禍受傷,導致截肢的馬拉松跑者,他自掏腰包,為殘障者組織一個跑者俱樂部,是一位當今的偉人,我很高興能認識他,並和他交談合照留念。他為全世界殘障者提供一週來美國紐約住宿及零用錢費用,並且讓不同殘障的人來美國跑步,這是個很了不起的作法,因為這項活動對那些前來的殘障跑者是一項生命的挑戰。

 所有參加馬拉松的參賽者,都是來自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士,跑步把許多的不同階層的人集聚在一起,而阿契利斯把更多的「不同」聚在一起,不分性別、年齡、膚色、或宗教,也不介意有多少隻手或腿。殘障者在社會上是很小的一群,是少數團體,所以阿契利斯跑者間的凝聚力是超越任何種族和社會階層的。或許是因為彼此間有股生命共同體的體認吧!

 阿契利斯跑者在馬拉松賽退出率是相當低的,他們和一般跑者不同,他們只佔所有參加者的一小部份,每個人在身體上都有不同的殘缺,例如:有雙截肢的巴基斯坦的輪椅選手,挪威一位又聾又亞的盲選手、來自美國手腳萎縮的中年女選手……,他們各自使用不同的輔助用器具,輪椅或手杖、一推、一拐、一跛、一步步的往前跑,常常博得在場觀眾熱烈的喝采,這場四十二、一九五公里的賽程,對他們來說是極大的艱巨。

 賽程終了時,大會會為跑完全程者,無論是義工、陪跑者、殘障者、或一般跑者掛上一枚厚重的獎章,體會獎章掛在脖子上的殊榮與滿足感。(獎章正面刻著英文字母寫上'96紐約馬拉松,背面刻著跑者姓名及完成時間),搭配著亮麗寶藍色彩的緞帶,並附有一份英文證書,表示參賽者完成這項追尋,克服了紐約市馬拉松比賽。

 比賽之後,大會當天舉辦大型晚會,將透過直昇機攝影的全程跑步過程在巨大螢幕重覆播放,隔天各大報紙紛紛刊登參加者完成的時間與名次。阿契利斯俱樂部在晚會中也有一項特別禮物是頒給到美國來跑完馬拉松全程者,依其表現情形提供他們輔助器具,例如:輪椅、義肢、或協助失明者醫療協助……等獎勵。

 現在阿契利斯在國際上享譽盛名,分會已遍及到歐洲、俄羅斯、蒙古、南非、印尼、泰國、日本……等地,臺灣今年是加入美國阿契利斯俱樂部會員第二年,金車文教基金會是阿契利斯俱樂部在臺灣的分會,前年(八十四年)曾派二名智障選手參加,今年改派肢障及視障(全盲)各一名選手參加,這一次筆者有機會帶著視障校友跑完全程,並且親自參與整個過程,是畢生難忘的經驗。

◎掌聲與鼓勵 

校友張文彥和筆者倆都是業餘跑者,純粹是秉持著對運動的愛好及健康、娛樂取向,金車文教基金會在賽前沒有給我們一絲一毫的壓力,能跑完全程應歸功於大會的氣氛四海一家、相互鼓勵、拍肩、握手、問候、沒有語言的隔閡,只有彼此間對馬拉松的熱愛。那種由內心發出排山倒海的氣勢是令人無以言喻的。尤其身穿著阿契利斯的T恤,繡上美麗的中華民國國旗,手腕上繫著紅帶子,所到之處盡是觀眾響徹雲霄的加油聲與尊敬,不加快步伐也難。這種使命敢是在臺灣跑了二十幾年來從未有過的感覺,群眾的大聲歡呼與掌聲,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實踐信念 

對一般人來說,也許會很好奇:「為什麼有人願意把自己置於這麼辛苦的運動中?」我想只有跑者才知道答案。好玩、有刺激、挑戰性,嘗試不可能的事,其實也是一種樂趣與成就。對筆者來說只是在實踐:「要就現在去做,抓住每個機會,否則會為失去機會而懊惱。生命中最偉大的時刻是我確實完成了!」的信念。

bullet

我能,你也能

bullet

跑步最寶貴的一點是給人成功的機會,不管是多慢總是可以走下去,盡能力去做,長距離跑步體力、耐力比天賦重要,只要經過規律的練習,就會愈來愈好。學習的過程很長,但是不需要特別費力練習,只要持續就可以改善體力且達到目標。

 

生命對殘障者而言有時是不公平的,對很多參加阿契利斯的跑者來說,每個人都有其第一次的經驗,視障的朋友們可先從中距離開始競走,再逐漸到長距離跑步,有機會的時候訓練自己去完成馬拉松。結果你會發現:假如能完成馬拉松,就能完成生命中其他的事。 

成功生信心,運動會帶給人樂觀、開朗的個性,適度的運動可改善健康,許多人以為運動一定要很激烈,運動時間要很長才有訓練效果。其實像每天快走二十分鐘左右或繞天母運動場外圍跑二圈的適度運動,都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效果。同時也會提昇一個人對事務熱愛的層次。視障朋友們不是你能不能,而是你願不願意去做。跑步是最經濟方便的運動,不但可以增進心肺耐力,對心理、社交、情緒、生活、學習和工作等方面都有其好處。

 運動和蘋果一樣,不是給我們看的或是聞的,而是要我們親自去實踐和品嘗,沒有去力行,我們就無法了解和體會規律運動對健康促進和生活品質所帶來的影響。

  「給自己能力」是阿契利斯的宗旨,不是靠神奇咒語或窩在家裡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一曝十寒。跑步是為了挑戰自我,和鬥志相抗衡。能得到獎章,只是確定我們可以做到很多人認為我們辦不到的事。

 願以此篇心得能與愛好運動者相互共勉!